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作者: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5-08-04   点击数:

各学院(部)、研究所、附属医院

为做好202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陕教技办〔2025〕5号)要求,现将我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重点

省教育厅科计划项目培养青年教师,稳定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加快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提升陕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采取自由探索+有组织科研的方式,重点支持:

1.瞄准科学前沿问题,对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基础研究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经济建设发展,着力解决区域、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难题的应用研究项目。

2.围绕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支撑科学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3.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着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改进,能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研究项目。

二、项目类型和申报方式

(一)项目类别

2025年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共分为五类:

1.一般专项项目:主要资助省属高校在职青年科技人员和教师自由探索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类

2.重点项目:主要资助省教育厅建设的相关科研平台为依托,与平台研究方向一致的研究项目。分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智库内涵建设项目、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重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等五类

3.服务地方专项项目主要资助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相关度高,与我省企业合作开发、已完成实验室试验研究,经培育后可在陕西转化实施的项目,及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和管理的研究项目。包括产业化培育项目、政企联合资助项目(分企业专项和医药卫生专项)、教育管理专项三类。

其中,产业化培育项目不设申报指南,自由申报;政企联合资助项目面向所有陕西高校,由申报人根据发布的申报指南申报;教育管理专项由省教育厅机关各(部)处室根据职能业务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需求,遴选确定。

4.青年创新团队项目:主要资助以已经通过验收或正在建设期内的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为依托,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研究项目

5.基础研究院项目:委托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和陕西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研究院组织申报和评审工作。(另行通知)

(二)申报数量和方式

1.一般专项项目

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项目实行限额申报;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经费不超过1万元/项,自然科学专项项目经费不超过2万元/项。本年度一般专项项目设立申报指南(附件1),重点支持聚焦指南中所述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的项目。

我校该类项目由个人申报、二级单位初评推荐、科技处组织评审,按照省教育厅限额,择优差额推荐上报。申报指标数量结合各二级单位项目结题率给定,具体申报指标数分配如下:

序号

二级单位

申报指标分配

序号

二级部门

申报指标分配

 

专项

人文

专项

 

专项

人文

 

专项

1

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

3

0

10

马克思主义学院

0

2

2

基础医学部

4

0

11

外国语学院

0

2

3

药学院

3

0

12

体育部

1

1

4

护理与康复学院

2

0

13

第一附属医院

3

0

5

医学技术学院

2

0

14

第二附属医院

3

0

6

临床医学院

2

0

15

第三附属医院

2

0

7

口腔医学院

2

0

16

附属宝鸡医院

1

0

8

公共卫生学院

1

1

17

附属汉江医院

1

0

9

卫生管理学院

1

1

合计

31

7

2.重点项目

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由所在科研平台根据发展规划组织申报,每个科研平台最多可申报2项。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该为依托申报的科研平台成员。我校获批的省教育厅立项建设平台名单(见附件4)。

我校该类项目由各相关平台根据本平台发展规划遴选推荐,科研平台所在二级单位初审汇总,科技处择优推荐。

1)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支持已获批立项的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围绕主要研究方向申报项目。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2万元/项。

2智库内涵建设项目:支持已获批立项的陕西高校新型智库围绕主要研究方向申报项目,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3万元/项。

3重点实验室项目:支持已获批立项的陕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围绕主要研究方向申报项目。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4万元/项。

4)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支持已获批立项的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围绕主要研究方向申报项目。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4万元/项。

5)重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支持重点产业链联盟成员高校围绕主要研究方向申报项目,该类项目由重点产业链联盟牵头高校(见附件5)负责组织推荐,项目负责人须为联盟成员高校的科研人员,每个联盟限报10项,鼓励高校联合重点产业链联盟中相关企业共同申报。项目管理需要设置技术经理人,不超过2人。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4万元/项。

3.服务地方专项项目

我校该类项目由个人申报、二级单位组织初审汇总,不限名额,科技处择优推荐。

1)产业化培育项目。该类项目重点资助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相关度高,与我省企业合作开发、已完成实验室试验研究,经培育后可在陕西转化实施的项目。项目申报要求必须有和企业实质性合作合同,且项目申报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项目管理需要设置技术经理人,不超过2人。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10万元/项

该类项目要求各二级单位积极组织申报,能报必报。

2)政企联合资助项目。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55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高校按照企业发布的申报指南(见附件2、附件3),对接企业需求,实施揭榜挂帅。

其中,企业专项项目经费不超过10万元/项本年度增设医药卫生专项项目经费10-20万元/项,该类项目面向所有高校及附属医院,附属医院通过高校统一推荐申报,优先支持院校对所申报项目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资金、政策、人员和场地等条件支持的项目。

该类项目要求各二级单位积极组织申报,能报尽报,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分别申报不少于3项,第三附属医院申报不少于1项。

3)教育管理专项项目。该类项目由委厅机关各处室根据业务需求,遴选确定项目研究内容、成果形式和项目承担人。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

4.青年创新团队项目

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5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该为该团队成员,每个团队限报1项,第二批验收结果为延期验收的团队暂停本年度申报该类项目资格。前两批验收结果为优秀的团队,哲学社科类团队项目经费不超过6万元/项,自然科学类团队项目经费不超过10万元/项;前两批验收结果为通过和正在建设期内的团队,哲学社科类团队项目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自然科学类团队项目经费不超过8万元/项。

四、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申请项目须符合有关保密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要求

(二)申报项目原则上应受过学校科研基金的资助,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研究思路清楚,人员组成合理,研究方法科学,未来产出可期。

  1. 承担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的项目组前三人(尚未结题,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和曾经撤项(或终止)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2025年度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2. 本年度最多只能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1项,项目组成员参与项目数最多不超过3项。

  3. 禁止同一项目申报多个不同类别项目,或多头申报其他部门设立的项目

    (六)二级单位按照各类别项目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做好本单位申请项目的初审遴选推荐(特别要加强意识形态审查、重复申报审查),严格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择优推荐各项目申请人坚持原始创新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避免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研究坚决避免出现意识形态问题具体填写项目申请书注意事项详见《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形式审查常见问题》(附件6)。

    (七)违反相关要求,申报信息弄虚作假者,重复申报和多头申报者,一经查实,取消立项资格。

    四、申报、评审程序

    1.各项目负责人依据项目申报类别样表,填写申请书及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项目申报人根据申报类别选择自行填写,各类项目申报书样表及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详见附件7,或在陕西教育科研综合管理系统(http://kygl.sneducloud.com/)首页自行下载。

    2.所有项目由二级单位初评、遴选分类排序后报科技处;科技处组织校级评审、遴选推荐。所有推荐项目公示后上报省教育厅。

    3.校内评审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科技处统一分配账户,完成系统填报,审核通过后,导出申报书及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五、申报时间及材料报送要求

    1.各申报单位初评结果报送时间:

    2025年8月22日上午12:00点前。报送材料内容:申报汇总表(附件9,所有项目须分类排序)、项目申报书(文档命名为**部门**人***类别申请书)。以上所有材料电子版以二级部门为单位汇总、压缩打包并命名为“**部门2025年教育厅项目申报初评材料”,发送至科技处计划科邮箱kjjhgl@xiyi.edu.cn。

    2.系统填报时间:

    依据各类别项目评审进度差别,二级部门及负责人接到科技处通知后,两天内完成在线填报。

    2025年度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使用“陕西教育科研综合管理系统”(登录地址:http://kygl.sneducloud.com/),所有申报项目均实行网上在线申报,具体操作见陕西省教育科研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填报说明(附件8)。

    3.正式材料报送时间:

    2025年9月2日上午12:00前。

    材料要求:各部门统一报送签字盖章版申报汇总表(附件9,须排序)、项目申报材料一式1份由系统生成(带“正式申报材料”水印)。以上材料电子版以部门为单位,命名为“***部门2025年教育厅项目申报正式材料”,发送至科技处计划科邮箱kjjhgl@xiyi.edu.cn,纸质材料报送至科技处计划管理科(行政楼505办公室)。

    4.所有材料由各二级部门统一组织报送,科技处不受理教师个人报送的项目申请。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科技处联系。

    联系人:王琪 李一杨

    联系电话:029-86177457

    系统技术支持电话:029-87669498

     

    附件:1.2025年度一般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2.2025年度政企联合资助项目(企业专项)申报指南

    3.2025年度政企联合资助项目(医药卫生专项)申报指南

    4.我校获批立项建设的教育厅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一览表

    5.重点产业链协同创新联盟名单

    6.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形式审查常见问题

    7.各类项目申报书样表及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

    8.陕西省教育科研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填报说明

    9.2025年陕西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科技处

    202584

     

     

     

 

联系电话:029-86177457 传真:029-86168705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邮编:710021 备案号:XA1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