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关于申报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各院(系、部)、附属医院、研究所:
根据《陕西省卫生厅关于申报201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现将我校申报2014年度省科技奖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及要求:
1、所有推荐项目必须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即2013年3月31日前已实施应用)。
2、技术发明类、技术开发类、技术推广类、社会公益类项目,其整体技术应当应用推广一年以上,并产生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推荐书中应提供相应的应用证明)。
3、基础研究类项目,论文、论著应当公开发表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正面引用或应用。承担国家、省基础研究各类计划和基金资助的项目,必须提交结题报告或计划下达部门同意结题的批复。
4、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产学研用项目,推荐时应提供相关技术合同文本,技术转让合同须在省科技厅成果处登记。
5、陕西生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必须使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系统”(请在陕西科技信息网WWW.sninfo.gov.cn下载)申报,所有申报书均须使用系统导出打印材料;
二、申报类别:
201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分类和代码:01技术发明;02技术开发;03技术推广;04社会公益;05基础研究。
三、报奖程序:
1、申报人按照自己的成果内容,选择申报类别,各类项目的评价指标和打分权重不同,请注意按项目的属性分类申报。
2、成果鉴定。申报类别中,除第五项基础研究之外,所有类别项目均须进行医学科技成果鉴定。报奖申请人按照科技成果鉴定程序及要求提交材料,报送陕西省卫生厅进行成果鉴定。
3、成果登记。完成成果鉴定和基础研究类成果必须进行省级成果登记。报奖人按照省科技厅相关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报送陕西省科技厅进行成果登记。
4、报奖。拿到医学科技成果鉴定结果和科技成果登记表的成果可以申报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按照本申报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科技处审核后,报送陕西省卫生厅参与评审。
四、申报材料:
(一)成果鉴定提交材料(详细见附件1):
1、《成果鉴定申请书》(请在陕西科技信息网WWW.sninfo.gov.cn下载),按要求填写并准备支撑材料(一式四份);
2、技术资料(一式二份,装订成册,采用A4纸、仿宋3号字。首页为目录,资料用打号机加页码)。
3、报送时间:2014年2月17日前报送至科技处。
(二)成果登记提交材料:
1、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查新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2、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3、报送时间:2014年3月3日前报送至科技处。
(三)科学技术奖申报提交材料:
1、申报单位项目汇总表及电子版(由推荐系统生成打印,加盖公章)。
2、每个项目提交申报材料一式五份(含推荐书和全套技术资料,其中一套为原件)。各申报人员按照“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见推荐系统软件“帮助”文件)要求认真填写推荐书。上交的申报书应为系统导出申报书。
3、申报单位项目汇总数据、申报项目简介(不超过600字)的电子版。
4、所申报项目必须在本单位公示项目名称、项目完成人、项目完成单位等信息(时间为一周),并报送书面公示文件、程序、有无异议及处理情况等公示结果
5、报送时间:2014年3月11日前各系部将材料报到科技处。
五、说明:因报奖过程中每一环节所需时间较长,由上级部门组织评审,前面环节不能完成,报奖不能继续进行。因此有报奖意向的人员请近两日内与科技处联系。如不能及时申报,上级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将不予受理。
未尽事宜,请与科技处联系。
联系人:潘瑾
联系电话:86177457
附件1:申请医学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所需材料及装订次序
附件2:申报省科学技术奖注意事项
附件3:申报省科学技术奖所需材料及装订次序
科技处
2014年2月12日
附件1:
申请医学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所需材料及装订次序
一、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一式四份)
二、技术资料(一式二份,装订成册,采用A4纸、仿宋3号字。首页为目录,资料用打号机加页码)
1、项目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报告内容指研究工作已做的全部内容,包括未发表的内容,但要求有具体办法、步骤、数据。):
(1)项目简介:完成单位、项目来源(编号)、项目起止时间、研究方向、目的和需特殊说明的情况;
(2)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技术进行比较。
类似于综述,需说明主要相关技术的发表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卷期号及页码;
(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包括研究方案、步骤、技术特点、结论。主要介绍其先进性,需注明使用的主要仪器名称、试剂产地、实验动物;
(4)推广应用、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汇总情况包括:应用单位名称、时间、病种、例数、效果、随访。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汇总情况;
(5)创新性(点);
(6)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意义以及推广应用前景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哲学意义。
2、查新报告(由陕西省科技厅批准的查新单位出具);
3、发表论文目录(包括论文名称、作者、刊物名称、卷期号及页码,刊物的影响因子),论文发表刊物复印件及其它附件(如出版物目录,请用红线注明);
发表论文请说明发表刊物影响因子的情况,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影响因子的总和。被SCI、EI及重要检索刊物收录情况。
4、推广应用情况:
(1)应用情况汇总:应用证明目录及汇总材料。应用证明包括以下内容:应用单位、时间、例数、病种、疗效、随访,并加盖公章;
(2)论著被引用情况:被引用论文目录(包括论文名称、作者、刊物名称、卷期号及页码),要有参考文献及原文复印件。
5、实验动物合格证;
6、经济效益证明;
7、如2单位以上(含2单位)联合完成的项目,需有各单位同意联合申报的证明。
申请医学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注意事项
1、科研项目完成后即可提请鉴定,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受理与不受理答复,20个工作日内给予批复,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论证,其时间不计算在内。鉴定申请日为鉴定材料报送到主管部门之日。
2、请先详细阅读《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请书》的填表说明及有关注意事项。
3、鉴定申请日为鉴定材料报送到主管部门之日。
4、基础研究项目须发表论文,且被他人引用。
5、应用研究项目须经三家医疗卫生单位(必须有三甲医院)应用。
6、所附各类表格填表说明不须复印。
7、与本成果无关的资料勿附,其中包括:报刊新闻报道、文摘、各种非政府部门的奖证以及不能说明该项目水平的论文。
8、复印时在同一页中本成果内容请划出,非本成果论文请划掉。
9、按规定次序装订成册,大小一致,一般不超过150页;如果资料较多,可分册装订,并在右上角注明第几册,共几册。
10、鉴定材料装订后勿另加封面,不得使用塑料夹装订。
11、推荐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由7-15名专家组成)。
附件2
申报省科学技术奖注意事项
1、请认真阅读《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按照相关要求填写;
2、基础研究类项目,其相关论文、论著必须应当于2013年3月31日前公开发表,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正面引用或应用。承担国家、省计划和基金资助的项目,须提交结题报告和计划下达部门同意结题的批复;技术发明类、技术开发类、技术推广类、社会公益类项目,应当于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整体技术应用,并产生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推荐书中应提供相应的应用证明);
3、所推荐项目必须在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成果登记;
4、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数量应符合规定,排序应经过充分协商,保证对项目作出主要贡献的科技人员的荣誉权。主要完成人每人填一张表,创造性贡献填写不得过于简单,并注明第几完成人,且有本人签名,务必与封面主要完成人的次序相一致。一等奖限11人.二等奖限9人,三等奖限7人,由前向后依次选取;
5、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每个单位填一张表,注明第几完成单位,并加盖各单位公章,要求与封面的单位排序相一致。一等奖限5个单位,二等奖限4个单位,三等奖限3个单位,由前向后依次选取;
6、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产学研用项目,推荐时应提供技术合同文本,技术转让合同须在省科技厅成果处登记;
7、对于本次报奖提交的论文论著和知识产权证明中有,但未列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合作者,项目第一完成人应将此情况告知,并签署书面知情承诺书,作为附件提交。
8、申报省科技奖项目的“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必须由推荐系统打印生成。主要完成单位应在推荐书首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两处均加盖公章;
9、所有填表说明以及与本成果无关的资料勿附,如:报刊新闻报道文摘、各种非政府部门的奖证及不能说明该项目水平的论文等;
10、前两个年度连续推荐未授奖的项目,如再次以相关技术内容推荐,本年度不予受理。上一年度推荐,已经参加专业评审,并入围拟奖建议项目后自行提出撤奖的项目,如果再次以相关技术内容推荐,本年度不予受理;
11、在推荐项目中仅从事辅助工作的管理人员不得作为主要完成人;
12、推荐日期统一填写为2014年3月31日;
13、书面材料请一律用A4纸,按规定次序胶装成册,不另加封面。附件材料是推荐项目的证明文件和辅助补充材料,一般以不超过60页为宜。
附件3
申报省科学技术奖所需材料及装订次序
一、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二、附件(需编写目录,与推荐书胶装成册):
1、技术评价证明,如项目验收报告、成果鉴定证书、授权专利证书、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法定部门批文;
2、代表性论文目录(包括论文名称、作者、刊物名称、卷号、页码、影响因子)及论文复印件,总数不超过8篇;
3、检索报告只提供查新结论和他人引用检索报告结论。他人引用代表性引文、专著只提交被他人引用的重要论文、论著中密切相关内容部分的复印件,总数不超过8篇;
4、推广应用证明包括以下内容:应用时间、例数、病种、疗效、随访。并加盖公章,如应用单位在3家以上要有应用证明目录及汇总材料;
5、科技成果登记表(只附首页);
6、其他证明是指支持项目科技创新、候选人贡献的其他相关证明,包括旁证该项目科学技术创新情况和社会影响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的原始数据文件或学术性旁证材料,如技术产品检测报告、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合同及认定登记等有关证明的复印件;
7、上述2、3、4、5、6项材料可以缩印(经济效益证明材料不可缩印),附件材料要求单面复印,一般以不超过60页为宜。
三、上述所有材料一式四份。